深耕九年强强联合,滴滴无人驾驶预计2030年投入100万无人出租车

2020年,滴滴在上海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无人驾驶服务,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真实道路的关键跨越,为Robotaxi商业模式验证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回顾滴滴无人驾驶的发展历程,早在2016年,滴滴就已启动相关技术布局,由联合创始人张博亲自带队,组建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团队,专攻L4级无人驾驶系统。为了进一步加快量产和落地,行业逐渐形成了“主机厂+智能驾驶技术公司+出行平台”的深度协同模式。

自独立以来,滴滴自动驾驶已完成多轮融资,包括2024年10月完成的C轮融资在内,累计筹资金额已超过15.5亿美元(约合112.6亿元人民币)。据彭博社报道,滴滴自动驾驶目前正在与多家潜在投资方就新一轮融资展开洽谈。投后估值有望达到50亿美元(约合363亿元人民币)。其背后不乏软银、IDG资本、中俄投资基金、国泰君安等重量级机构的支持,充分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长期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。

除了融资之外,滴滴还在人事方面做了部署。作为滴滴集团CTO的张博,不再兼任 CTO 职务,将专任无人驾驶公司CEO,以推动滴滴无人驾驶业务的落地。当前,滴滴无人驾驶正积极推进无人驾驶新能源车量产。今年4月,滴滴无人驾驶与广汽埃安合建安滴科技,双方将深度融合无人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整车制造经验,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款量产L4车型。依靠庞大的用户量,滴滴计划在2030年,在全国投放100万辆无人出租车,其中,今年预计在北上广深将有上千台,明年全国将有上万台。

滴滴无人驾驶COO孟醒表示:“此次合资公司获批以及首款量产车取得积极进展,标志着无人驾驶行业进入到了产品化的新阶段。双方将紧密合作,加速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和商业化落地。”

关于作者: admin2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